9月5日,受北京大学中文系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教授和国际知名传记文学作家莫妮卡•劳利曾教授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报告厅发表
演讲。同时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演讲会的还有旅居瑞典的著名翻译家、编辑家万之,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光炜
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部主任、著名作家李洱等人。演讲会由北大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主持。
谢尔•埃斯普马克教授于1987年至2004年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在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就瑞典学院如何看待文学和政
治的关系发表《诗与社会》。谢尔•埃斯普马克教授这次演讲的题目是“当代瑞典诗歌:几个出发点”,以20世纪最重要的几位瑞典诗人马丁松、艾克洛夫、特朗
斯特罗姆及其本人的诗作为出发点,介绍当代瑞典诗歌的特色及诗人们互相的传承关系。
埃斯普马克教授分别介绍了这三位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能捕捉住露珠而映射大千世界,大海和自然微缩画贯穿着马丁
松的整个创作,其诗作有大胆想象,有生动有力的意象语言,且节奏多变、无韵而自由。贡纳尔•艾克洛夫是20世纪瑞典最伟大的诗人,艾克洛夫作品中不断出现
的更新变化让人想起毕加索的变形画。他步入诗坛时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其表现绝望的诗集有着病症式的标题——《地球的后来》(1932),而在风格的不断
变化中最后终于在宁静平和的《迪宛三部曲》(1965-1967)中达到其成就的巅峰。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能在世界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少见的瑞典作家
之一,其成功的秘诀在于精确的感官描写与广阔视角的令人意外的结合。埃斯普马克教授谈到自己曾到中国与一些诗人结伴旅行,发现特朗斯特罗姆是这些诗人的伟
大楷模,中国诗人北岛曾向他学习。随后,埃斯普马克教授以自己为例,说明从诗歌大师们身上继承了什么,又发展了什么。从1956年到2012年,他的诗歌
创作既展示出如何从前人那里汲取营养,又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
莫妮卡•劳利曾教授是国际知名传记作家,她出版过两部关于19世纪瑞典女作家的传记文学作品《女人的声音》(The Voice of a
Woman)和《真理的途径》(The Ways of
Truth)。劳利曾教授这次演讲的题目是“文学传记的艺术”,在《女人的声音》和《真理的途径》这两本书的基础上探讨传记作家的写作方法。劳利曾教授认
为传记作家就像是侦探,需要运用好奇心、创造力和直觉。但是如何去收集和处理资料,怎样去讲述,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陷阱,作为传记作家又能够从中得
到怎样的收获,劳利曾教授在演讲中为听众一一讲解。《女人的声音》和《真理的途径》这两本书分别讲述瑞典19世纪先锋女作家艾米莉(Emilie
Flygare-Carlén)和安妮(Anne Charlotte
Leffler)的人生经历。19世纪瑞典中产阶级妇女受到束缚,但艾米莉和安妮却大胆地冲破阶级、性别对她们的限制,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对社会做出有力的
回应。劳利曾教授说,她需要关注艾米莉和安妮的个人经验和创伤怎样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此外,劳利曾教授还需要大量阅读当时的新闻报道,多种途径
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尽量还原事实的真实细节,至于传记的结构则依据自己对她们的理解而设定。在某种意义上,她们的故事是传记作家自己的故事,传记作家选
择讲述的内容和讲述的方式。在劳利曾教授看来,对文学作家的传记书写实际上是重新赋予失落的世界以生命,她希望自己能够用传记作品的形式来和更多的读者进
行交流。
在交流环节,来自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就演讲的内容对埃斯普马克教授和劳利曾教授进行提问,现场反应热烈。特邀嘉宾孟繁华、程光炜、李洱等人也与埃斯普马克教授和劳利曾教授进行了诚挚而有深度的交流。
嘉宾介绍: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Espmark),瑞典著名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瑞典学院院士,1987至2004年曾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谢尔•埃斯普马克到2012年已出版过11本诗集;8本小说,包括《失忆的年代》系列小说7册,以及《伏尔泰的旅程》;7本评论集,最著名为《诺贝尔文学
奖:选择标准的探讨》。2012年,谢尔•埃斯普马克的长篇小说总集《失忆的年代》被翻译介绍到中国,这部著作由7卷较短而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
构成。谢尔•埃斯普马克多次获奖,包括薛克(Schuck)文学批评奖和贝尔曼(Bellman)诗奖,以及凯格伦(Kellgren)奖和九人团(De
Nio)大奖。
莫妮卡•劳利曾(Monica
Lauritzen),瑞典著名传记文学作家、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传记非常有研究,出版过两部关于19世纪瑞典女作家的传记文学作品《女人的声音》
(The Voice of a Woman)和《真理的途径》(The Ways of Truth),最新著作入围奥古斯特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