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高校在高等教育人才引进、培养和交流领域的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国高教学会引智分会协调组织的“2014内地与港澳高校交流与合作研讨会”于11月16日-20日分别在香港和澳门举行。京港人才交流中心韦大玮总经理、澳门中联办文化教育部徐婷副部长拨冗出席。香港中文大学霍泰辉副校长、澳门大学赵伟校长、澳门科技大学陈曦副校长、澳门理工学院殷磊副院长、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四川大学晏世经副校长以及来自内地与港澳30多所高校港澳台交流事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高等教育人才交流发展前景”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研讨两地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实践,共商高等教育人才交流发展前景。
11月17日,引智分会“2014内地与香港高校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祖尧堂举行。香港中文大学霍泰辉副校长、京港人才交流中心韦大玮总经理及引智分会会长、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先后致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为两地高校未来交流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与会领导和代表通过研讨达成共识,内地与香港高校应把握对外开放新时期的良好机遇,善用两地教育交流政策和人才资源,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地人才交流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形成人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主题发言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就“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加强大学国际化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大学国际课程设置,优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挖掘海外校友资源,拓展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这三个分议题展开了主题发言和深度研讨。四川大学晏世经副校长与香港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处施天艺经理首先分享了本校对成功建设一流大学的理解和认识,从海外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留学生规模与层次、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海外交流师生人数和国际化管理团队等方面介绍了本校国际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创新引智激励机制、加强国际管理队伍建设、创新国际合作机制等具体提升措施。
随后,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严军副部长和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处黄咏处长重点介绍了本校在国际化课程设置与国际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与新举措,从英文授课课程建设、国际暑期课程建设、交换生计划、通识教育课程、积极推动网上MOOCs课程建设举例说明了两校的创新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王秀梅处长和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处罗璇总监阐述了本校海外校友工作的特色与成果,都表示海外校友资源是实现大学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今后将进一步挖掘海外校友智力、育人、公共关系、助学方面的资源,拓展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
主题发言结束后,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南京大学及香港教育学院代表都畅所欲言,分享了彼此对高校人才引进和两地教育人才交流的建议和设想。最后,引智分会夏红卫秘书长进行了总结发言,重构了国际交流工作普遍性、重点性和专业性的新定位,希望各校在未来国际化发展中更加注重结合科研与专业优势,突出交流特色,携手合作共赢。
11月19日,引智分会“2014内地与澳门高校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何贤会议厅举行。澳门大学赵伟校长与引智分会李岩松会长先后致辞,一致表示澳门与内地教育文化合作日趋紧密,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并寄语各位代表在本次研讨会中广开言路,深度研讨大学通识人才培养机制和国际化人才引进战略,积极探索内地与澳门高校加强教育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的新方式,为内地与澳门地区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主题发言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就如何通过创新大学通识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大学国际化人才引进战略迎接全球化给两地高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澳门教育人才交流与合作进行了共同的探讨和研究。清华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杨庆梅副处长首先以该校新雅书院的设立和运行为例介绍了清华大学为了应对时代发展的新挑战,探索中国本科书院的特色之路,强调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澳门大学冯达旋校助阐述了澳门大学在21世纪为打造有特色、高水平世界级大学的目标和举措,介绍了横琴新校区打破传统学科设置,构建独特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的特色和实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育人为中心的全时全人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处张伟民处长和澳门理工学院殷磊副院长重点介绍了本校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建设“人才金字塔”以及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等国际化人才引进战略,阐明了国际化人才引进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的重要性。中山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代表都积极对话分享人才培养与引进经验,为两地教育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最后,引智分会夏红卫秘书长从尊重学校发展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与理念、创新思维与体制机制以及勇于实践四个方面鼓励两地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发展中不断突破前进,共创高等教育人才交流发展新局面。至此,本次内地与港澳高校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圆满落幕。
中国高教学会引智分会秘书处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