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南开大学国际交流报告会在津南校区综合业务东楼多功能厅举行。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出席会议并讲话。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同济大学副校长江
波、清华大学交流处副处长张传杰受邀作大会报告。我校副校长佟家栋、关乃佳,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王磊出席。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各专业学院院长、分管外
事工作副院长及外事干事参加。大会由关乃佳主持。
谢维和从认识、实践、挑战三个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国际化工作的经验。他介绍,中国高等教育对于国际化的认识经历了学习、参与、共建三个阶段,如今决不能亦
步亦趋、更不能停留在“交作业”的阶段,中国高校国际化必须要有主见、有思想、有自信。清华大学国际化的基本定位是“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全世界优秀青年所
向往的地方”。
谢维和将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实践总结为“四个一”:一组可比性指标,即留学生的规模、层次与国别,国际教师的结构,国际合作的科研经费,派出学生的结
构,国际论文层次水平,国际学术刊物等;一系列转化,即将交流优势转化为合作优势,将国内优势转化为国际优势,将引进来的优势转化为走出去的优势;一批重
大项目,即清华剑桥MIT低碳能源合作项目,世界和平论坛,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项目等;一群“铁哥们”,即建立起同美国MIT、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欧洲
K.U.鲁汶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深度友好合作关系。
谢维和指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真正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中国特色,如何积极参与和支撑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如何将已经有的国际影响力转化为国际竞争力,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面临的全新任务和挑战。
江波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同济大学国际化工作的总体情况。他说,同济大学国际化工作有三个重点抓手:一是,全方位国际交流体系。同济开展“三个六百”“三
个三百”学生、教师国际交流计划,搭建了8个学院级国际交流平台,开展英文课程和英文专业建设,推动来华留学生建设,加强外事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包括国际
化水平在内的院系绩效评估体系;二是紧抓重点学科建设,大力支持国际性重点实验室、国际期刊、国际会议、重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是构建国际布局,实
现师生、学院、校级领导的中外互通,同时借助“孔子学院”积极走出去,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江波指出,“十三五”期间,同济大学将努力打造国际交流的“升级版”。首先,在中国高校国际影响力向国际竞争力迈进的过程中,要注意中国大学倡导的主题与世界主题保持一致。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国际化的质量。第三要高度重视外事队伍建设。
张传杰介绍了清华大学近年来开展的有关学生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大型活动等不同层次的国际交流工作情况。
龚克对与会嘉宾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他指出,“全球南开”概念的提出是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文化传承的。随着时代国情的变迁,南开“公能”精神也不断丰
富。建校之初,老校长张伯苓强调南开是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的南开,是为救亡图存而生。1938年,周恩来在重庆南开中学讲,南开的“公”就是抗战到底,把日
寇打出中国去。今天,南开的“公”应具有全球视野,成为“全球南开”。21世纪培养的南开人应是全球化的南开人,是中国民族振兴以后,参与全球治理的南开
人。因此,要想办好一个“全球南开”,须在全球化的坐标下审视、部署、推进南开工作,思考诠释“公能”精神。
龚克要求,此次报告会兄弟高校介绍了许多成功经验,与会各部门、学院负责人要做到见贤思齐、高标立行。根据各自工作实际,吸取良好经验做法,思考如何
提升本单位的国际化水平。同时,要有使命担当,立足“十三五”规划,找差距、找问题,分析原因,酝酿举措,以高标准引领国际化工作。“希望南开建校一百周
年之时,南开大学基本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南开,成为一个全球青年都向往的南开。那将不是南开一校的光荣,更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无上荣光。希望大家共同努
力!”龚克说。
关乃佳指出,此次国际化大讨论要重在解决问题,一是要重心下移,以学院为中心开展外事活动;二是要充分调动机关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各部门各学院要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深度参与我校国际化工作,努力形成国际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据悉,2015年初,南开大学作出决定,将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当前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全球南开”(Global
Nankai)大讨论,以深化国际交流工作改革,切实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此次国际交流报告会系“全球南开”大讨论的系列活动之一。